難降解廢水工程案例以浙江某印染廠為例,該印染公司的污水站處理能力為4000t/d,由于廢水中存在難降解的物質,致使整體生化最終出水TN超標,需解決難降解物質對生化系統的影響。
廢水水質:該廠主要以纖維印染為主,主要原料包含兩大類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;其中天然纖維以真絲為主(產量較少),人造纖維以人棉和人絲(人絲包含粘膠纖維、銅氨纖維)為主;染料主要為兩大類活性染料及酸性染料;其它助劑包含:尿素、皂化劑、純堿、元明粉、柔軟劑等。
該廠進出水水質如下表:
pH |
CODCr (mg/L) |
BOD5 (mg/L) |
總氮(mg/L) | 氨氮(mg/L) | 電導率(μs/cm) | |
進水 | 8~9 | ≤800 | ≤300 | ≤150 | ≤130 | ≤3500 |
二沉池出水 | ---- | 70 | ---- | 30 | 4月5日 | ---- |
設計改造后出水水質如下表:
CODCr (mg/L) |
BOD5 (mg/L) |
總氮 (mg/L) |
氨氮 (mg/L) |
色度(倍) |
SS (mg/L) |
pH | |
標準 | ≤100 | ≤20 | ≤15 | ≤10 | ≤50 | ≤40 | 6月9日 |
◆為強化有機物開環、有機氮氨化以及反硝化過程的處理效果,設置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池,使其在反硝化的同時去除一部分COD,為后續好氧氨氮處理奠定一定的基礎。
◆增設的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系統中微生物的種類及數量,可以高效的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小分子可生物降解的物質,其次是微生物的吸附作用,將大分子的有機物吸附到填料的表面,可延長微生物與大分子物質的接觸時間,從而提高該類含有難降解廢水的處理能力。
◆廢水中絕大多數氨氮是通過好氧段去除。目前好氧段一般都采用生物膜法,但常用的國產組合填料及彈性填料的掛膜量較少,且容易結團,存在較多弊端。
◆在好氧池布置填料,填料的特殊材質及大比表面積使該填料具有微生物的親和性,而且可為生化系統中微生物提供足夠多的附著點,增加系統中微生物的數量及種類;
◆蘇凈填料的特殊編制方式還可在填料上形成外部好氧、中間缺氧、內部厭氧的環境,在填料上形成無數小的A2/O工藝,可以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(SND),同時減少系統中碳源和堿的用量;還可使填料可有效的切割氣泡,增加廢水中溶解氧與微生物的接觸時間,大大提高該階段的處理效果。
改造后,該廢水處理設施經過一段時間的穩定運行,處理后的水質見下表
CODCr (mg/L) |
BOD5 (mg/L) |
總氮 (mg/L) |
氨氮 (mg/L) |
|
進水 | ≤800 | ≤300 | ≤150 | ≤130 |
生化出水 | 80 | 0.9 | 13 | 1.2 |
實踐表明,采用物化預處理+厭氧水解酸化+AO工藝,與蘇凈高效脫氮填料的優勢結合,進行整體工藝包改造后,以該印染廠為例的難降解廢水能得到有效的處理,優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,使出水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。